曾因成交价暴涨被称为算锂狠的源车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正在持续回落 。
公开数据显示,价或将出1月16日电池级碳酸锂跌7000元/吨至47.65万元/吨,变化创逾4个月新低 ,连跌价格已连跌26日。格创个月要知道,白色石油在过去个月后2022年 ,电池级碳酸锂均价全年累计涨幅超过80%
,新能现大新低甚至有部分零散成交达到了60万元/吨的源车高价。
如今,价或将出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跌破50万元/吨 ,变化大有继续下行之势
。连跌国信证券预计 ,2023年全球锂盐供需基本面会出现反转,从2022年的供需错配短缺转为供给过剩,预计供需将维持偏紧格局,锂价出现回落 ,整体是缓跌的格局。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的下跌,让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下游的动力电池企业和车企倍感兴奋。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回落后,动力电池采购成本应该也会同步降低
,从而使车企在产品的价格上有更大的自主(操作)空间。某自主车企相关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暂未传输到下游
由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较长 ,从下游到上游依次为整车厂、动力电池制造商 、电极材料商 、锂盐矿商
。此轮电池级碳酸锂等锂电材料的调价,并不会在短时间内快速传导至下游,大概需要2~3个月时间。
据记者了解,在经历过多轮原材料涨价后
,当前上游锂电企业与下游企业已形成价格协商
,必要时提出调价指引、价格共担等机制,从而保证供应和终端销售价格的稳定。
图片来源
:每经记者 朱万平 摄(资料图)
天齐锂业(SZ002466,股价87.22元,市值1431亿元)董秘表示 :公司国内锂产品的具体销售价格结合不同客户的商业需求和商务条件随行就市确定,价格大多是每月一签 。国外客户以长单为主
,合同时间一般约为3~5年
。目前公司与客户签订的长单通常是约定数量而不锁价的,价格按照双方约定的定价机制执行。
动力电池厂商亿纬锂能(SZ300014,股价83.33元,市值1701亿元)工作人员也表示
:根据现在的价格传导机制 ,如果(碳酸锂价格下行)需要跟下游进行协商谈判。
但在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 :受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出降低市场增长预期等因素影响 ,碳酸锂价格已经在期货端降到40万/吨以下,未来几个月的电池成本必然明显下降 。
值得注意的是
,虽然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回调,但由于春节假期的临近,下游企业陆续进入到放假准备或已放假状态,从而影响了采购需求,另外由于市场预期价位不断走低
,观望情绪较重 。
有分析认为 ,随着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大幅下滑
,下游询价订单下滑
,多数厂商暂无补库意愿,买涨不买跌的心态作用下
,季节性观望情绪浓厚 ,贸易商恐慌抛售心态增强 ,现货成交维持冷清局面 。
多家上游锂电股业绩预增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行 ,上游锂电企业似乎并不担心。
日前,天齐锂业拟通过旗下控股子公司Tianqi Lithium Energy Australia Pty Ltd(TLEA)以超6亿元收购Essential Metals Limited(ESS)。据悉 ,ESS拥有锂矿石资源约1120万吨,平均氧化锂含量为1.16% ,推算至具体氧化锂当量超10万吨。
目前公司各生产基地正常有序生产运营,各项经营管理工作稳定开展,生产处于饱和状态。天齐锂业董秘在回复投资者时表示
。

图片来源:摄图网-400105948
复盘2022年可以看到 ,波动的锂价让锂资源一度成为白色石油,拥有者成为动力电池产业链中的大赢家 。盐湖股份(SZ000792,股价23.99元 ,市值1303亿元)披露的2022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2年实现母净利150亿元~156亿元
,同比增长234.94%~248.33%,原因是报告期氯化钾及碳酸锂产品市场价格上涨,推动公司业绩大幅上升。
主营锂电正极材料的当升科技(SZ300073,股价62.18元,市值314.9亿元)披露的2022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报告期内实现归母净利润22亿元~23亿元,同比增长101.65%~110.82%。
虽然目前业内对2023年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主要趋势以看跌为主 ,但在下游需求的支撑下 ,碳酸锂价格下跌幅度似乎有限 。
华西证券预计,随着今年2月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生产经营将逐步恢复正常,下游需求有望好转,锂盐价格大概率逐步企稳 。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近期宣布大降价,也有望刺激市场需求
,从而提高对锂盐需求的预期
。
另外,尽管目前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下行 ,较长的锂矿开发周期与已规划的动力电池扩产需求矛盾目前仍然存在,锂矿仍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在电池产业链中的战略资源地位 。
记者|段思瑶
编辑|段炼 孙磊 杜波
校对|王月龙